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 正文

3868银河总站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作者:时间:2012-12-03点击数:

 

3868银河总站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试行)

闽卫院教〔200820

第一章    

第一条  教学运行过程中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是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二条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练习、辅导与答疑、实验与实训、考试与考查、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等环节。

第三条  为加强我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要点》,结合学院现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章  备课环节质量标准

第四条  备课环节的基本要求: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备课环节主要包括把握教学大纲、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进程表、编写教案、开发课件、准备教具、预实验等工作。对教师基本要求如下:

一、任课教师必须明确备课目的,备课是为了学生学好,要树立以岗位技能需求为本的思想,克服只重备理论,忽略备技能,只重备教材,忽略备学生,只重备讲授,轻视备方法的做法,要注重技能性,考虑实用性,兼顾专业知识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二、教师备课除认真深入钻研教材外,必须广泛猎取和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要特别注意吸收高职高专教育新思想、新信息,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充实内容。教师备课应紧扣教材,又不拘于教材,应参阅本课程其他教材或专著,深入钻研分析,集众家之所长,择其精华而授之。

三、备课时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一般化,提高备课的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大纲、针对教材、针对授课对象,结合课程特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备课工作具有实效性。

四、教师备课时要掌握教材的内容、特点,弄清主要问题的来龙去脉及领悟关键内容的前因后果,精心构思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和重点内容的展开与深入步骤,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注意教学设计的层次性。

五、教师要注重备课的计划性,对每一章节、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认真进行梳理,对分析判断结果加以整理归纳,编制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并编写成教案。

第五条  备课环节的质量标准

 

Ⅰ级指标

     

备注

1.

内容

1.1

钻研教学大纲

掌握所授课程在本专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钻研吃透教学大纲精神,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实验实训要求;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内容的深度、广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钻研教材

熟悉与本课程有关的“已学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及相关知识点,钻研透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弄清教材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对插图的构思及意义、练习的安排与解答等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地适度拓展备课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高职专业技能型人才能力培养和思想提高的潜在因素,寓于教案之中

1.3准备教学资料

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并结合教材的不足为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广泛搜集典型案例,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Ⅰ级指标

     

备注

2.

学生

2.1学生

知识基础

了解所授对象的生源构成,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已学课程情况,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

根据

学科

专业

特点

和具

体实

际情

况可

进行

适当

调整

2.2学生

学习能力

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自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掌握学生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3学生

学习要求

收集学生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和对教学的意见等,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恰当地设计或修订教学方案

3.

方法

3.1

讲授次序

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来编写教案,对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巩固、小结等过程设计合理

3.2

讲课重点

能针对课程特点,注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易混、易错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3.3

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淆、易差错或易疏忽的问题,能采取设问、质疑、比较、讨论等方法搞清楚;能采用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

教学手段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自主开发的教育软件或CAI课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4.

结构

4.1

教学步骤

能结合讲授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对学生预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实践演示、复习巩固、课末小结等有精心的构思,做到环环相扣、严谨有序

4.2

时间分配

能够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科学划分教学时数,合理安排每次讲授或实践操作内容的时间进程,做到内容紧凑,时间分配科学,留有余地

4.3

教学组织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师生双边活动安排适当,计划周密科学,能联系临床或医药生产实际,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做到教书育人

4.4

板书设计

有详细的理论知识或实验实训操作步骤板书设计,图表交代清楚,投影、幻灯等手段交互应用科学可行,布局合理、富于启发,充分显示重点内容

 


 

Ⅰ级指标

     

备注

5.

教具

5.1

教具器材

熟悉常用教具器材或实验实训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案设计中明确上课演示或实践所需的教具和器材名称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5.2

案例资料

针对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对典型案例资料进行梳理,其资料的引用和介绍写入教案,做到安排紧凑,突出实效

5.3

实验试做

课前对实践性或演示性实验应亲自试做,对试做中出现的问题有原因分析和处置方法,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6.

格式

 

6.1

教学

进程

认真编写课程教学进程表,各项目正确完整,说明清楚,理论教学、辅助教学(实验、操作、讨论、习题)等环节安排科学。课程教学进程表在学期第一周编制完成,经教研室主任和课程隶属系部教学负责人审核后及时上报

6.2

教案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安排教学内容详细,重点突出,各项目填写规范、内涵完整、整体和谐。教案分章节编写,在讲课前已全部完成

 

第三章  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六条  课堂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品德、提高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教师应执教严谨,认真负责,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着装整洁朴素,言谈举止端庄,为人师表形象好。

二、严格按教学进程表开展教学活动,按时上下课。

三、教学内容正确、充实、系统,深度适宜,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重视联系临床、生产、社会和生活实际。

四、优化教学内容,目标明确,环节完整,组织合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衔接自然,能有效利用课时。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启发性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适合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六、善于突出重点,根据教材内容体系、与其他课程间的联系及实际需要,找准课程重点和课堂重点,讲解主次分清,有详有略。

七、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使用普通话。

八、善于课堂管理,教学组织紧凑,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九、教师板书应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简洁,重点突出,书写规范,图表准确清楚。

十、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书育人功能,突出高职高专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第七条  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指标

     

备注

 

1.

教学

态度

1.1

事业心

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在品德、言行、举止、作风上能为人师表,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体现人本关怀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责任心

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责任心强,对学生严格要求,善于管理。备课认真,讲课熟练,精神饱满。教案规范,有特色,质量高

 

2.

教学

目标

2.1

教学对象

熟悉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明确,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

 

2.2

知识目标

讲授新课前能准确、简明扼要地向学生展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明确应掌握的知识点

 

2.3

能力目标

在讲授新课前,能使学生明确本章节学习中,应培养哪些能力,上课前做好这些教学目标的展示

 

2.4

学习提示

能通过教学目标的展示,对学生提出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对学生复习和预习给予有效指导

 

3.

教学

内容

3.1

思想性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2

科学性

教学内容正确科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3.3

先进性

讲课内容新颖,注意知识更新,能反映当代科技成果与水平。专业课能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介绍给学生

 

3.4

有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难点突出,信息量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传播,注重方法传授

 

4.

教学

方法

4.1

多样性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2

针对性

能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的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4.3

时代性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富有时代气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效果良好

 

4.4

学法指导

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给予有效指导

 

5

教学组织

5.1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自然贴切,目的性强,能温故知新,对本节课的内容、方法和理论阐述的思路有提示作用,具有新颖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

讲授新课

新课讲授生动完整,能贯彻少而精原则,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能通过双边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张驰得当

 

Ⅰ级指标

     

备注

5

教学

组织

5.3

归纳总结

课末归纳小结清晰准确,能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内涵、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解题的一般思想方法有准确的把握,结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5.4

复习巩固

课前复习或复习课,能从新的角度使学过的知识重现,做到安排合理、内容系统、重点突出,使学生有新的收获。方式新颖,形式多样

6.

教学

技能

6.1

教态

衣冠整洁、朴素,仪表端正,亲切和蔼,举止文明;教态自然大方,为人师表、形象好

6.2

语言

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使用普通话,声音宏亮、清晰;语速快慢适中;表达生动有趣,抑扬顿挫,以手势助说话,以情感人,并富有启发性、形象性和逻辑性

6.3

板书

字体规范、工整、美观、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易记,板面安排利用合理,图表清晰、准确、美观

6.4

课堂组织

善于课堂管理,教学组织紧凑,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

7.

教学

特色

7.1

艺术性

讲究教学艺术,应用自然得体,形成了个人的教学风格

7.2

创新性

教学形式新颖、不落俗套,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使人耳目一新

 

 

 

 

 

 

 

 

第四章  作业与练习环节质量标准

第八条  作业与练习环节基本要求:作业与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任课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作业与练习的目的,明确作业与练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性质,精心巧妙地设计作业与练习项目,要求突出重点,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力求内容精练,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三、布置作业与练习应目的明确,循序渐进,难易适度,数量适中,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对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间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四、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应及时认真批改,教师批改作业时应注明成绩、批改日期并签名。

五、及时认真讲评作业与练习。

六、作业与练习的成绩,应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以一定的权重计入学生课程总评成绩。

第九条  作业与练习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指标

     

备注

1.

态度

1.1

教师

态度

态度端正,明确作业与练习的目的,重视作业与练习教学环节;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为学生开列必读书目,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资料卡片等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学生

态度

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作业与练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对待作业与练习

2.

设计

2.1

类型

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有阅读、口头、书面、实验、操作、调研和社会实践等

2.2

内容

内容全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

布置

3.1

难度

布置作业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相呼应,循序渐进、难易适度

3.2

数量

每门课程均应依据其性质布置相应的作业量,数量适量,次数恰当,以能达到训练目的为度

3.3

要求

对学生的作业与练习应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间提出明确要求

4.

批改

4.1

批改

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并注明成绩、批改日期和签名,对不合格的作业,退回重做,对做错的作业及时订正。

4.2

记录

作业批改记录详细,成绩登记认真

5.

讲评

5.1

适时

在作业与练习批改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总结和讲评,对每次作业能坚持讲评

5.2

认真

讲评认真,既能对学生作业中共性的错误进行纠正,也能对学生不同思路进行总结和介绍

第五章  辅导与答疑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条  辅导与答疑环节基本要求:辅导和答疑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是理论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辅导和答疑对于学生消化、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对于教师了解授课的客观效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任课教师对待辅导和答疑认识正确,态度端正。

二、认真做好辅导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确定辅导对象和辅导的重点内容。

三、要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要采用恰当方式,创造设疑、质疑、释疑情境,对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和点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十一条  辅导与答疑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备注

1.

态度

1.1

教师态度

教师对待辅导和答疑认识正确,态度端正,辅导和答疑认真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学生态度

学生认真配合教师的辅导和答疑工作

2.

准备

2.1

内容

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辅导对象和辅导的重点内容。对课堂教学内容注意查漏补缺,使之完整和深化

2.2

安排

教师事先安排好辅导时间和地点,安排合理,计划性强。

3.

辅导

答疑

3.1

方法

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答疑;对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和点拨,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2

时间

除课后辅导外,按学院规定完成下班辅导时间

3.3

适时

授课后及时辅导

4.

总结

4.1

总结

每次辅导后进行认真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认真改进

4.2

记录

认真填写辅导答疑记录

第六章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实验实训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应重视和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参加实验实训的学生亲自操作。要吸收科研和教学的新成果,不断更新实验实训内容,改革实施方法。应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实验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一、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医疗器械、仪器及相关设备。

二、培养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等。

四、培养学生在进行业务实践上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

五、增进学生的直接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实训技能,促使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智能。

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加强团队精神,提高基本素质。

第十三条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备注

1.

实践教学

管理文件

1.1

教学资料

实验教学大纲符合要求;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报告等齐备,质量高;实验步骤示意挂图,齐全;实验教学中使用CAI效果好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教学制度

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购置计划论证合理充分;规章制度健全,严格执行有关实验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2.

实践设备

仪器

管理

2.1

每台套设备的实验人数

实验项目基本达到2人一组

2.2

实验装置的质量及状况

能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仪器设备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配套仪器设备齐全,且总体水平先进;环境整洁卫生

2.3

设备使用与维修

仪器设备布置合理,安全无事故;对实验仪器设备能经常维护保养,及时维修,有维修保养记录

3.

实践教学

队伍

水平

3.1

实验室负责人

实验室负责人选配备得当,责任心强,具有高级职称,工作有成绩

3.2

实验队伍

符合要求的实践指导教师达100%,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相对稳定;实验人员工作责任心强,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3.3

实验教学研究

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在近三年正式刊物发表2篇以上实验教学方面的论文

4.

实践教学

内容

教改

4.1

实验开出率

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实验学时开出率达100%(开出率均为实际开出的项目数或学时数与实验大纲规定的项目数或学时数之百分比)

4.2

综合性实践训练比例

综合性实践训练比例(综合性实践训练学时数/实践学时总数)≥30%

4.3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改革或实验课程建设获校级以上奖励或验收鉴定

5.

实践教学

过程

5.1

教师指导实验

课程主讲教师、实验教师讲实验,实验员准备、指导实验;批阅每份实验报告,有评语,有评分;实验教师认真备课、有教案,首开实验有预做,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实验过程组织周密、指导认真、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5.2

成绩评定

实验考核办法科学,考核记录准确合理

6.

实践教学

效果

6.1

学生操作水平

实验课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操作条件,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强

6.2

成绩分析及学生评价

学生实验成绩呈正态分布;优良率在60%80%80%以上学生评价收获较大

 

 

第六章  考试与考查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  考试与考查环节基本要求:考试与考查是考核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考试与考查既可检测教师“教”的质量,借以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还可检测学生“学”的质量,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进行查遗补漏。考试与考查的基本要求在于:

一、能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

二、能充分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作用。

三、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能客观、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四、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平衡,成为促进教学良性循环的手段。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端正考风考纪。

六、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更为科学合理。

第十五条  考试与考查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考试

组织

1.1

考务管理

有专职人员负责考务管理工作,岗位职责明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出卷通知

出卷通知及时,通知单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

 

1.3

考试日程安排

考试日程安排具体、要求明确;有详细的考试要求、考试时间、地点、班级、监考人员、考生等安排,考试日程安排符合教学进程

 

1.4

试卷归档

试卷装订统一规范,填写完整具体;考场记录表、评卷标准、成绩单、试卷分析表等材料齐全;有专门存放试卷的档案室

 

2.

命题

2.1

命题原则

符合大纲要求,反映本课程基本要求,内容正确,题意准确;命题覆盖面广,体现三基要求;难易适当,突出重点,份量恰当,有一定比例的考核灵活运用能力的题目

 

2.2

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多样灵活,分基础题和综合题,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病例讨论、证明、分析、计算、作图等

 

2.3

命题方法

教研室研讨命题办法,实行试题库命题制和试卷审查制,教考分离

 

3.

考试

过程

3.1

考场规则

有具体的考场规则,可操作性强,有考场记录表

 

3.2

监考

监考人员责任心强,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严肃考试纪律,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

 

3.3

领卷、分卷、

收卷

监考人员按规定要求提前领取试卷,准时分卷,及时收卷并上交

 

3.4

巡考

有专人巡考,能全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4.

成绩

评定

4.1

平时成绩

平时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认真,成绩记录完整,总评成绩计算比例按规定执行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4.2

评卷标准

有评卷标准,包括每题的正确答案或答案要点、题目间的分数分配、每题的给分依据和掌握尺度以及评卷的注意事项。评卷标准具体、明确、周密,可操作性强

 

4.3

阅卷评分

能严格按照评卷标准及时进行阅卷评分。阅卷采用个人与集体评卷相结合的流水阅卷法,评分客观公正,核分准确无误,有复评复查记录

 

4.4

成绩登记

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录入成绩,成绩登记准确,填写规范、完整,总评成绩按规定比例计算精确,学分绩点无误

 

5.

试卷

分析

5.1

定性分析

认真进行试卷质量分析,重点对试卷出现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错误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的改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准确、可操作性强

 

5.2

定量分析

成绩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准确

 

 

 

 

 

 

 

 

 

 

第八章  专业见习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六条  专业见习是学生的实践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经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职前职业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专业见习基本要求如下:

一、通过专业见习,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价值的认同,并初步熟悉未来职业规范,加深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通过专业见习,进一步了解本专业领域实际,明确专业学习任务和要求,并查找现有学习的优势和不足;

三、通过调查和观察,获得本专业的一些感性经验,为未来专业实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第十七条  专业见习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见习

准备

 

1.1

见习管理及组织

专业见习管理文件齐全,内容具体全面,要求严格,责任明确;动员到位,见习计划、要求和有关规章制度传达明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

1.2

见习条件

接受专业见习单位业务性质与专业联系密切,见习单位仪器先进、设备一流、管理水平高,得到见习单位大力支持

2

指导

教师

2.1

教师结构

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指导教师为100%,每个见习单位配备1名指导教师

2.2

教师指导

对学生有明确的业务和纪律要求,及时检查学生的见习情况,并认真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2.3

指导总结

认真总结专业见习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3

见习

情况

3.1

见习内容

专业见习内容完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密切

 

3.2

见习日志

全部学生的专业见习日志记录详细,数据完整准确;指导教师批阅认真

 

3.3

见习报告

专业见习报告源于见习日志;数据完整正确,图样清晰,系统性强;书写工整规范

 

4

见习

管理

4.1

领导组织工作

系党政一把手参加专业见习的部署、组织准备和检查等工作

 

4.2

见习纪律

有明确的纪律要求,执行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学生无违纪和事故发生

 

5

成绩

评定

 

5.1

成绩评定方案

有完善的评定方案,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综合反映专业见习质量

 

5.2

成绩评定过程

成绩评定过程公平、公开、透明,充分结合个人见习小组、指导教师和见习单位的意见,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种项目的填写、签字齐全

 

6

见习

总结

6.1

总结评价

教学单位能够认真对专业见习工作进行质量分析,专业见习综合质量评估表填写齐全

 

6.2

材料存档

档案制度完善,有专人负责保管,职责明确,见习材料能够及时全部存档

 

 

 

 

 

 

 

 

 

第九章  毕业实习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八条  毕业实习环节基本要求:毕业实习是护理、药学、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通过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感性认识,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在实践中提高能力。毕业实习的基本要求是:

一、贯彻科学性和操作性原则,使学生了解并学习职业技能与原理,掌握专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熟悉本专业技能操作过程,为职业岗位工作打好基础。

二、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应使学生学习职业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应负的社会责任。

三、各专业系部在组织安排毕业实习时,要精心安排,做到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要精心制订有关纪律,严格要求实习生按照技能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四、各专业系部要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努力提高毕业实习质量。

第十九条  毕业实习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实习

准备

 

1.1

管理文件

专业实习管理文件齐全,内容具体全面,要求严格,责任明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实习计划

内容完整细致,有创新思路,实施方案具体,落实计划措施得力

1.3

实习大纲

实习性质、目的和学生应知应会的要求明确,内容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符合教学要求,编写规范

1.4

实习指导书

内容完整,紧密结合实习实际,阐述详尽,突出重难点,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1.5

实习条件

接受毕业实习单位业务性质与专业联系密切,得到实习单位大力支持

1.6

实习动员

动员到位,实习计划、大纲、要求和有关规章制度传达明确

2

指导

教师

2.1

教师结构

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指导教师为100%,每10人配备有1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

2.2

教学态度

指导教师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教风严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3

教师

指导方法

对学生有明确的业务和纪律要求,及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认真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

2.4

指导结果

学生能圆满完成实习工作,其实习工作受到实习单位员工普遍好评,80%以上学生认为实习收获较大

2.5

指导总结

认真总结毕业实习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3

实习

情况

3.1

实习内容

毕业实习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密切

根据学科专业

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3.2

实习日志

全部学生的毕业实习日志记录详细,数据完整准确,指导教师批阅认真

3.3

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源于实习日志;数据完整正确;图样清晰,系统性强;书写工整规范

4

实习

管理

4.1

领导组织工作

系党政一把手熟悉毕业实习大纲,了解实习内容、计划与进度,指导并参加实习检查工作

4.2

实习纪律

有明确的纪律要求,执行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学生无违纪和事故发生

4.3

时间利用

毕业实习时间利用率(时间利用率=在岗学时数/计划实习学时数)为100%

5

成绩

评定

 

5.1

评定方案

有完善的评定方案,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综合反映毕业实习质量

5.2

评定过程

成绩评定过程公平、公开、透明,充分结合个人实习小结、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意见,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种项目的填写、签字齐全

6

实习总结

6.1

总结评价

专业系部能认真对实习工作进行质量分析,毕业实习质量评估表填写齐全

6.2

材料存档

档案制度完善,有专人负责保管,职责明确,毕业实习材料及时全部存档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6

实习

总结

6.3

实习经费

使用合理,开支平衡,有案可查

 

6.4

实习推优工作

标准科学,体现先进性和创新性;过程透明,体现公开性和公正性

7

特色

7.1

实习特色

专业实习特色鲜明,有创新性,实习经验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第十章  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环节质量标准

第二十条  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环节基本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教育全程教学工作的检验。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工作基本要求是:

一、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科研(生产)、教育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理论和实际工作技能的综合训练,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和加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各系()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结合毕业实习尽早安排。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安排足够的时间。

三、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坚持一人一题原则,可以在以下方面确定选题:新领域、新技术、新理论的综述和探索;已有理论或技术的拓展;已有理论、假说或技术的新颖论证;已有理论或技术在新领域中的综合运用;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临床医护、药学、相关医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决等。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注重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①根据课题要求进行全面策划、系统调研、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步骤的能力;②根据课题要求系统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③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的翻译、整理能力;④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实验、测试、数据分析处理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五、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中,各系()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组成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答辩委员会,认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要针对各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答辩评分办法,统一要求,按照客观、公开、公平的原则认真搞好成绩评定。

六、要按学院的统一规定,严格评分标准,规范答辩程序,做好有关记录,认真填写各种表格。

第二十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教学

准备

 

1.1

教学文件

规章制度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律,有专业特色;教学大纲、计划、评分标准等文件齐全,内容详细,符合教学要求;评分方法合理,可操作性强;任务书目标明确、论证严密,所规定的工作量适当,填写规范、认真;工作计划周密可行

根据

学科

专业

特点

和具

体实

际情

况可

进行

适当

调整

1.2

指导组织

教学单位成立有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有相应的岗位职责,有详细的检查工作制度

1.3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均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每名教师指导论文人数不超过8

1.4

设备及资料

试验仪器、设备、材料、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管理规范,故障率低;文献资料充足,借阅方便,针对性强

1.5

教学经费

有充足的毕业论文(设计)经费,使用合理,手续规范,效益明显

2.

选题情况

2.1

基本情况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教学基本要求,且满足学生科研或本专业基本训练的要求

2.2

选题类型

选题能密切联系医护或药学实际、科学研究或科学管理,有10%以上的基金项目(含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横向合作项目

2.3

选题深度

选题深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相适应,较好地反映了时代要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工作量安排合理,所有课题经过学生努力,可以按时优质完成

2.4

选题广度

选题数量丰富,做到一人一题且学生有选择余地

2.5

选题更新

选题能不断更新,各专业每年更新率大于50%,且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自选优秀课题

3.

论文

指导

 

3.1

组织指导

教学单位领导了解学生实际,参与选题,了解进度计划,参加中期检查,并主持答辩、评分等工作;教研室高度重视,经常组织指导教师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五次以上),协调教师完成指导工作

3.2

开题工作

查阅资料认真、全面,拟采用的步骤明确、可行,方法先进并紧扣研究目标;有一定数量的高级职称的教师参与开题审查,开题报告规范、认真,审查严格

3.3

教学态度

教学单位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人员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人师表,对学生要求严格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3.4

教师指导

对学生有明确的进度要求,有相应的检查落实措施;前期有课题介绍及参考书目,中期解答及时,后期能高水平地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和答辩;全过程的指导中能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

学科

专业

特点

和具

体实

际情

况可

进行

适当

调整

3.5

学习风气

尊敬老师,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指导,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遵守安全、保密、操作规程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严格遵守纪律,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3.6

课题研究

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能主动汇报课题进展情况;研究手段和视角新颖、独特,方法合理可行;能够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的劳动

4.

基本

训练

4.1

“三基”训练

教师因材施教,能针对专业特点并结合课题安排“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的训练内容,学生能结合课题达到“三基”训练目的

4.2

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设计)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或一定的理论价值

4.3

写作能力训练

论文层次分明、行文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撰写规范,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4.4

外语训练

学生能正确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文献资料,按规定完成外文摘要

4.5

计算机训练

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文稿用计算机打印

5.

论文

质量

5.1

论文基本要求

字数在5000字以上(不含图表和计算数字),概念清楚、条理分明,数据完整、计算正确、图表齐全、文章结构严谨;装订符合要求

5.2

论文质量

及创新性

论点正确,深刻,有新意;论证严密,论据真实、典型、充分,有针对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语言准确、流畅;有较多的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中有创新性

5.3

论文结构

及规范性

写作格式符合毕业论文(设计)标准;结构完整、首尾呼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材料取舍详略得当;论文文字、公式、表格、图形表述合理

5.4

论文应用

价值性

论文(设计)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设计)对基金项目和横向课题研究等工作有所帮助

6.

成绩

评定

6.1

论文审阅

与评阅

教学单位有毕业论文审查制度,有严格的审阅和评阅程序。指导教师审阅评语不少于100字。论文至少有一位同专业的非指导教师评阅;认真填写审阅意见和评阅意见,评语准确,评分客观公正

6.2

答辩组织

答辩委员会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有权威性,答辩教师60%以上为高级职称

6.3

答辩准备

答辩工作实施细则内容详细,事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答辩动员,从心理上、技术上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各答辩小组有条件较好的固定场所,有能够满足课题或学生需要的多媒体投影或挂图设备,布置得当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6.

成绩

评定

6.4

答辩实施

答辩程序科学合理,并严格履行答辩程序;答辩教师能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深度、有效果;各答辩小组能实事求是地填写各项记录

根据

学科

专业

特点

和具

体实

际情

况可

进行

适当

调整

6.5

成绩评定

评分标准掌握严格,评分办法科学,能体现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意见,成绩评定客观,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种项目的填写、签字齐全

6.6

学生评价

学生的答辩次序、答辩题目、答辩时间、答辩成绩公开,答辩工作得到学生的肯定

7.

总结

7.1

总结与自我

评价

认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质量分析,工作总结全面、认真、及时

7.2

材料存档

毕业论文(设计)的档案材料齐全,包括论文样本、开题报告、任务书、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语、答辩记录和成绩等;存档及时,档案规范

第十一章   

第二十二条  本标准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依据本规定,各系部可制定细则。

 

  

 

 

 

ext 1.5pt" vAlign=top width=448>

有详细的理论知识或实验实训操作步骤板书设计,图表交代清楚,投影、幻灯等手段交互应用科学可行,布局合理、富于启发,充分显示重点内容

 


 

Ⅰ级指标

     

备注

5.

教具

5.1

教具器材

熟悉常用教具器材或实验实训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案设计中明确上课演示或实践所需的教具和器材名称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5.2

案例资料

针对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对典型案例资料进行梳理,其资料的引用和介绍写入教案,做到安排紧凑,突出实效

5.3

实验试做

课前对实践性或演示性实验应亲自试做,对试做中出现的问题有原因分析和处置方法,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6.

格式

 

6.1

教学

进程

认真编写课程教学进程表,各项目正确完整,说明清楚,理论教学、辅助教学(实验、操作、讨论、习题)等环节安排科学。课程教学进程表在学期第一周编制完成,经教研室主任和课程隶属系部教学负责人审核后及时上报

6.2

教案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安排教学内容详细,重点突出,各项目填写规范、内涵完整、整体和谐。教案分章节编写,在讲课前已全部完成

 

第三章  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六条  课堂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品德、提高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教师应执教严谨,认真负责,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着装整洁朴素,言谈举止端庄,为人师表形象好。

二、严格按教学进程表开展教学活动,按时上下课。

三、教学内容正确、充实、系统,深度适宜,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重视联系临床、生产、社会和生活实际。

四、优化教学内容,目标明确,环节完整,组织合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衔接自然,能有效利用课时。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启发性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适合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六、善于突出重点,根据教材内容体系、与其他课程间的联系及实际需要,找准课程重点和课堂重点,讲解主次分清,有详有略。

七、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使用普通话。

八、善于课堂管理,教学组织紧凑,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九、教师板书应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简洁,重点突出,书写规范,图表准确清楚。

十、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书育人功能,突出高职高专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第七条  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指标

     

备注

 

1.

教学

态度

1.1

事业心

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在品德、言行、举止、作风上能为人师表,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体现人本关怀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责任心

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责任心强,对学生严格要求,善于管理。备课认真,讲课熟练,精神饱满。教案规范,有特色,质量高

 

2.

教学

目标

2.1

教学对象

熟悉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明确,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

 

2.2

知识目标

讲授新课前能准确、简明扼要地向学生展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明确应掌握的知识点

 

2.3

能力目标

在讲授新课前,能使学生明确本章节学习中,应培养哪些能力,上课前做好这些教学目标的展示

 

2.4

学习提示

能通过教学目标的展示,对学生提出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对学生复习和预习给予有效指导

 

3.

教学

内容

3.1

思想性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2

科学性

教学内容正确科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3.3

先进性

讲课内容新颖,注意知识更新,能反映当代科技成果与水平。专业课能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介绍给学生

 

3.4

有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难点突出,信息量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传播,注重方法传授

 

4.

教学

方法

4.1

多样性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2

针对性

能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的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4.3

时代性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富有时代气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效果良好

 

4.4

学法指导

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给予有效指导

 

5

教学组织

5.1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自然贴切,目的性强,能温故知新,对本节课的内容、方法和理论阐述的思路有提示作用,具有新颖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

讲授新课

新课讲授生动完整,能贯彻少而精原则,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能通过双边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张驰得当

 

Ⅰ级指标

     

备注

5

教学

组织

5.3

归纳总结

课末归纳小结清晰准确,能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内涵、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解题的一般思想方法有准确的把握,结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5.4

复习巩固

课前复习或复习课,能从新的角度使学过的知识重现,做到安排合理、内容系统、重点突出,使学生有新的收获。方式新颖,形式多样

6.

教学

技能

6.1

教态

衣冠整洁、朴素,仪表端正,亲切和蔼,举止文明;教态自然大方,为人师表、形象好

6.2

语言

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使用普通话,声音宏亮、清晰;语速快慢适中;表达生动有趣,抑扬顿挫,以手势助说话,以情感人,并富有启发性、形象性和逻辑性

6.3

板书

字体规范、工整、美观、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易记,板面安排利用合理,图表清晰、准确、美观

6.4

课堂组织

善于课堂管理,教学组织紧凑,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

7.

教学

特色

7.1

艺术性

讲究教学艺术,应用自然得体,形成了个人的教学风格

7.2

创新性

教学形式新颖、不落俗套,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使人耳目一新

 

 

 

 

 

 

 

 

第四章  作业与练习环节质量标准

第八条  作业与练习环节基本要求:作业与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任课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作业与练习的目的,明确作业与练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性质,精心巧妙地设计作业与练习项目,要求突出重点,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力求内容精练,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三、布置作业与练习应目的明确,循序渐进,难易适度,数量适中,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对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间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四、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应及时认真批改,教师批改作业时应注明成绩、批改日期并签名。

五、及时认真讲评作业与练习。

六、作业与练习的成绩,应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以一定的权重计入学生课程总评成绩。

第九条  作业与练习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指标

     

备注

1.

态度

1.1

教师

态度

态度端正,明确作业与练习的目的,重视作业与练习教学环节;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为学生开列必读书目,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资料卡片等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学生

态度

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作业与练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对待作业与练习

2.

设计

2.1

类型

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有阅读、口头、书面、实验、操作、调研和社会实践等

2.2

内容

内容全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

布置

3.1

难度

布置作业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相呼应,循序渐进、难易适度

3.2

数量

每门课程均应依据其性质布置相应的作业量,数量适量,次数恰当,以能达到训练目的为度

3.3

要求

对学生的作业与练习应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时间提出明确要求

4.

批改

4.1

批改

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并注明成绩、批改日期和签名,对不合格的作业,退回重做,对做错的作业及时订正。

4.2

记录

作业批改记录详细,成绩登记认真

5.

讲评

5.1

适时

在作业与练习批改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总结和讲评,对每次作业能坚持讲评

5.2

认真

讲评认真,既能对学生作业中共性的错误进行纠正,也能对学生不同思路进行总结和介绍

第五章  辅导与答疑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条  辅导与答疑环节基本要求:辅导和答疑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是理论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辅导和答疑对于学生消化、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对于教师了解授课的客观效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任课教师对待辅导和答疑认识正确,态度端正。

二、认真做好辅导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确定辅导对象和辅导的重点内容。

三、要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要采用恰当方式,创造设疑、质疑、释疑情境,对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和点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十一条  辅导与答疑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备注

1.

态度

1.1

教师态度

教师对待辅导和答疑认识正确,态度端正,辅导和答疑认真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学生态度

学生认真配合教师的辅导和答疑工作

2.

准备

2.1

内容

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辅导对象和辅导的重点内容。对课堂教学内容注意查漏补缺,使之完整和深化

2.2

安排

教师事先安排好辅导时间和地点,安排合理,计划性强。

3.

辅导

答疑

3.1

方法

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答疑;对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和点拨,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2

时间

除课后辅导外,按学院规定完成下班辅导时间

3.3

适时

授课后及时辅导

4.

总结

4.1

总结

每次辅导后进行认真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认真改进

4.2

记录

认真填写辅导答疑记录

第六章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实验实训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应重视和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参加实验实训的学生亲自操作。要吸收科研和教学的新成果,不断更新实验实训内容,改革实施方法。应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实验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一、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医疗器械、仪器及相关设备。

二、培养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等。

四、培养学生在进行业务实践上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

五、增进学生的直接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实训技能,促使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智能。

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加强团队精神,提高基本素质。

第十三条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备注

1.

实践教学

管理文件

1.1

教学资料

实验教学大纲符合要求;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报告等齐备,质量高;实验步骤示意挂图,齐全;实验教学中使用CAI效果好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教学制度

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购置计划论证合理充分;规章制度健全,严格执行有关实验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2.

实践设备

仪器

管理

2.1

每台套设备的实验人数

实验项目基本达到2人一组

2.2

实验装置的质量及状况

能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仪器设备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配套仪器设备齐全,且总体水平先进;环境整洁卫生

2.3

设备使用与维修

仪器设备布置合理,安全无事故;对实验仪器设备能经常维护保养,及时维修,有维修保养记录

3.

实践教学

队伍

水平

3.1

实验室负责人

实验室负责人选配备得当,责任心强,具有高级职称,工作有成绩

3.2

实验队伍

符合要求的实践指导教师达100%,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相对稳定;实验人员工作责任心强,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3.3

实验教学研究

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在近三年正式刊物发表2篇以上实验教学方面的论文

4.

实践教学

内容

教改

4.1

实验开出率

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实验学时开出率达100%(开出率均为实际开出的项目数或学时数与实验大纲规定的项目数或学时数之百分比)

4.2

综合性实践训练比例

综合性实践训练比例(综合性实践训练学时数/实践学时总数)≥30%

4.3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改革或实验课程建设获校级以上奖励或验收鉴定

5.

实践教学

过程

5.1

教师指导实验

课程主讲教师、实验教师讲实验,实验员准备、指导实验;批阅每份实验报告,有评语,有评分;实验教师认真备课、有教案,首开实验有预做,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实验过程组织周密、指导认真、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5.2

成绩评定

实验考核办法科学,考核记录准确合理

6.

实践教学

效果

6.1

学生操作水平

实验课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操作条件,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强

6.2

成绩分析及学生评价

学生实验成绩呈正态分布;优良率在60%80%80%以上学生评价收获较大

 

 

第六章  考试与考查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  考试与考查环节基本要求:考试与考查是考核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考试与考查既可检测教师“教”的质量,借以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还可检测学生“学”的质量,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进行查遗补漏。考试与考查的基本要求在于:

一、能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

二、能充分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作用。

三、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能客观、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四、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平衡,成为促进教学良性循环的手段。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端正考风考纪。

六、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更为科学合理。

第十五条  考试与考查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考试

组织

1.1

考务管理

有专职人员负责考务管理工作,岗位职责明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出卷通知

出卷通知及时,通知单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

 

1.3

考试日程安排

考试日程安排具体、要求明确;有详细的考试要求、考试时间、地点、班级、监考人员、考生等安排,考试日程安排符合教学进程

 

1.4

试卷归档

试卷装订统一规范,填写完整具体;考场记录表、评卷标准、成绩单、试卷分析表等材料齐全;有专门存放试卷的档案室

 

2.

命题

2.1

命题原则

符合大纲要求,反映本课程基本要求,内容正确,题意准确;命题覆盖面广,体现三基要求;难易适当,突出重点,份量恰当,有一定比例的考核灵活运用能力的题目

 

2.2

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多样灵活,分基础题和综合题,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病例讨论、证明、分析、计算、作图等

 

2.3

命题方法

教研室研讨命题办法,实行试题库命题制和试卷审查制,教考分离

 

3.

考试

过程

3.1

考场规则

有具体的考场规则,可操作性强,有考场记录表

 

3.2

监考

监考人员责任心强,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严肃考试纪律,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

 

3.3

领卷、分卷、

收卷

监考人员按规定要求提前领取试卷,准时分卷,及时收卷并上交

 

3.4

巡考

有专人巡考,能全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4.

成绩

评定

4.1

平时成绩

平时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认真,成绩记录完整,总评成绩计算比例按规定执行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4.2

评卷标准

有评卷标准,包括每题的正确答案或答案要点、题目间的分数分配、每题的给分依据和掌握尺度以及评卷的注意事项。评卷标准具体、明确、周密,可操作性强

 

4.3

阅卷评分

能严格按照评卷标准及时进行阅卷评分。阅卷采用个人与集体评卷相结合的流水阅卷法,评分客观公正,核分准确无误,有复评复查记录

 

4.4

成绩登记

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录入成绩,成绩登记准确,填写规范、完整,总评成绩按规定比例计算精确,学分绩点无误

 

5.

试卷

分析

5.1

定性分析

认真进行试卷质量分析,重点对试卷出现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错误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的改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准确、可操作性强

 

5.2

定量分析

成绩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准确

 

 

 

 

 

 

 

 

 

 

第八章  专业见习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六条  专业见习是学生的实践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经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职前职业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专业见习基本要求如下:

一、通过专业见习,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价值的认同,并初步熟悉未来职业规范,加深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通过专业见习,进一步了解本专业领域实际,明确专业学习任务和要求,并查找现有学习的优势和不足;

三、通过调查和观察,获得本专业的一些感性经验,为未来专业实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第十七条  专业见习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见习

准备

 

1.1

见习管理及组织

专业见习管理文件齐全,内容具体全面,要求严格,责任明确;动员到位,见习计划、要求和有关规章制度传达明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

1.2

见习条件

接受专业见习单位业务性质与专业联系密切,见习单位仪器先进、设备一流、管理水平高,得到见习单位大力支持

2

指导

教师

2.1

教师结构

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指导教师为100%,每个见习单位配备1名指导教师

2.2

教师指导

对学生有明确的业务和纪律要求,及时检查学生的见习情况,并认真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2.3

指导总结

认真总结专业见习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3

见习

情况

3.1

见习内容

专业见习内容完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密切

 

3.2

见习日志

全部学生的专业见习日志记录详细,数据完整准确;指导教师批阅认真

 

3.3

见习报告

专业见习报告源于见习日志;数据完整正确,图样清晰,系统性强;书写工整规范

 

4

见习

管理

4.1

领导组织工作

系党政一把手参加专业见习的部署、组织准备和检查等工作

 

4.2

见习纪律

有明确的纪律要求,执行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学生无违纪和事故发生

 

5

成绩

评定

 

5.1

成绩评定方案

有完善的评定方案,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综合反映专业见习质量

 

5.2

成绩评定过程

成绩评定过程公平、公开、透明,充分结合个人见习小组、指导教师和见习单位的意见,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种项目的填写、签字齐全

 

6

见习

总结

6.1

总结评价

教学单位能够认真对专业见习工作进行质量分析,专业见习综合质量评估表填写齐全

 

6.2

材料存档

档案制度完善,有专人负责保管,职责明确,见习材料能够及时全部存档

 

 

 

 

 

 

 

 

 

第九章  毕业实习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八条  毕业实习环节基本要求:毕业实习是护理、药学、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通过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感性认识,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在实践中提高能力。毕业实习的基本要求是:

一、贯彻科学性和操作性原则,使学生了解并学习职业技能与原理,掌握专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熟悉本专业技能操作过程,为职业岗位工作打好基础。

二、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应使学生学习职业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应负的社会责任。

三、各专业系部在组织安排毕业实习时,要精心安排,做到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要精心制订有关纪律,严格要求实习生按照技能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四、各专业系部要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努力提高毕业实习质量。

第十九条  毕业实习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实习

准备

 

1.1

管理文件

专业实习管理文件齐全,内容具体全面,要求严格,责任明确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1.2

实习计划

内容完整细致,有创新思路,实施方案具体,落实计划措施得力

1.3

实习大纲

实习性质、目的和学生应知应会的要求明确,内容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符合教学要求,编写规范

1.4

实习指导书

内容完整,紧密结合实习实际,阐述详尽,突出重难点,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1.5

实习条件

接受毕业实习单位业务性质与专业联系密切,得到实习单位大力支持

1.6

实习动员

动员到位,实习计划、大纲、要求和有关规章制度传达明确

2

指导

教师

2.1

教师结构

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指导教师为100%,每10人配备有1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

2.2

教学态度

指导教师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教风严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3

教师

指导方法

对学生有明确的业务和纪律要求,及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认真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

2.4

指导结果

学生能圆满完成实习工作,其实习工作受到实习单位员工普遍好评,80%以上学生认为实习收获较大

2.5

指导总结

认真总结毕业实习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3

实习

情况

3.1

实习内容

毕业实习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密切

根据学科专业

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3.2

实习日志

全部学生的毕业实习日志记录详细,数据完整准确,指导教师批阅认真

3.3

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源于实习日志;数据完整正确;图样清晰,系统性强;书写工整规范

4

实习

管理

4.1

领导组织工作

系党政一把手熟悉毕业实习大纲,了解实习内容、计划与进度,指导并参加实习检查工作

4.2

实习纪律

有明确的纪律要求,执行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学生无违纪和事故发生

4.3

时间利用

毕业实习时间利用率(时间利用率=在岗学时数/计划实习学时数)为100%

5

成绩

评定

 

5.1

评定方案

有完善的评定方案,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综合反映毕业实习质量

5.2

评定过程

成绩评定过程公平、公开、透明,充分结合个人实习小结、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意见,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种项目的填写、签字齐全

6

实习总结

6.1

总结评价

专业系部能认真对实习工作进行质量分析,毕业实习质量评估表填写齐全

6.2

材料存档

档案制度完善,有专人负责保管,职责明确,毕业实习材料及时全部存档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6

实习

总结

6.3

实习经费

使用合理,开支平衡,有案可查

 

6.4

实习推优工作

标准科学,体现先进性和创新性;过程透明,体现公开性和公正性

7

特色

7.1

实习特色

专业实习特色鲜明,有创新性,实习经验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第十章  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环节质量标准

第二十条  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环节基本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教育全程教学工作的检验。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工作基本要求是:

一、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科研(生产)、教育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理论和实际工作技能的综合训练,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和加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各系()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结合毕业实习尽早安排。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安排足够的时间。

三、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坚持一人一题原则,可以在以下方面确定选题:新领域、新技术、新理论的综述和探索;已有理论或技术的拓展;已有理论、假说或技术的新颖论证;已有理论或技术在新领域中的综合运用;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临床医护、药学、相关医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决等。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注重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①根据课题要求进行全面策划、系统调研、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步骤的能力;②根据课题要求系统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③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的翻译、整理能力;④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实验、测试、数据分析处理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五、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中,各系()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组成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答辩委员会,认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要针对各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答辩评分办法,统一要求,按照客观、公开、公平的原则认真搞好成绩评定。

六、要按学院的统一规定,严格评分标准,规范答辩程序,做好有关记录,认真填写各种表格。

第二十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环节质量标准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1.

教学

准备

 

1.1

教学文件

规章制度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律,有专业特色;教学大纲、计划、评分标准等文件齐全,内容详细,符合教学要求;评分方法合理,可操作性强;任务书目标明确、论证严密,所规定的工作量适当,填写规范、认真;工作计划周密可行

根据

学科

专业

特点

和具

体实

际情

况可

进行

适当

调整

1.2

指导组织

教学单位成立有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有相应的岗位职责,有详细的检查工作制度

1.3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均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每名教师指导论文人数不超过8

1.4

设备及资料

试验仪器、设备、材料、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管理规范,故障率低;文献资料充足,借阅方便,针对性强

1.5

教学经费

有充足的毕业论文(设计)经费,使用合理,手续规范,效益明显

2.

选题情况

2.1

基本情况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教学基本要求,且满足学生科研或本专业基本训练的要求

2.2

选题类型

选题能密切联系医护或药学实际、科学研究或科学管理,有10%以上的基金项目(含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横向合作项目

2.3

选题深度

选题深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相适应,较好地反映了时代要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工作量安排合理,所有课题经过学生努力,可以按时优质完成

2.4

选题广度

选题数量丰富,做到一人一题且学生有选择余地

2.5

选题更新

选题能不断更新,各专业每年更新率大于50%,且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自选优秀课题

3.

论文

指导

 

3.1

组织指导

教学单位领导了解学生实际,参与选题,了解进度计划,参加中期检查,并主持答辩、评分等工作;教研室高度重视,经常组织指导教师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五次以上),协调教师完成指导工作

3.2

开题工作

查阅资料认真、全面,拟采用的步骤明确、可行,方法先进并紧扣研究目标;有一定数量的高级职称的教师参与开题审查,开题报告规范、认真,审查严格

3.3

教学态度

教学单位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人员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人师表,对学生要求严格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3.4

教师指导

对学生有明确的进度要求,有相应的检查落实措施;前期有课题介绍及参考书目,中期解答及时,后期能高水平地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和答辩;全过程的指导中能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

学科

专业

特点

和具

体实

际情

况可

进行

适当

调整

3.5

学习风气

尊敬老师,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指导,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遵守安全、保密、操作规程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严格遵守纪律,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3.6

课题研究

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能主动汇报课题进展情况;研究手段和视角新颖、独特,方法合理可行;能够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的劳动

4.

基本

训练

4.1

“三基”训练

教师因材施教,能针对专业特点并结合课题安排“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的训练内容,学生能结合课题达到“三基”训练目的

4.2

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设计)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或一定的理论价值

4.3

写作能力训练

论文层次分明、行文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撰写规范,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4.4

外语训练

学生能正确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文献资料,按规定完成外文摘要

4.5

计算机训练

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文稿用计算机打印

5.

论文

质量

5.1

论文基本要求

字数在5000字以上(不含图表和计算数字),概念清楚、条理分明,数据完整、计算正确、图表齐全、文章结构严谨;装订符合要求

5.2

论文质量

及创新性

论点正确,深刻,有新意;论证严密,论据真实、典型、充分,有针对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语言准确、流畅;有较多的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中有创新性

5.3

论文结构

及规范性

写作格式符合毕业论文(设计)标准;结构完整、首尾呼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材料取舍详略得当;论文文字、公式、表格、图形表述合理

5.4

论文应用

价值性

论文(设计)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设计)对基金项目和横向课题研究等工作有所帮助

6.

成绩

评定

6.1

论文审阅

与评阅

教学单位有毕业论文审查制度,有严格的审阅和评阅程序。指导教师审阅评语不少于100字。论文至少有一位同专业的非指导教师评阅;认真填写审阅意见和评阅意见,评语准确,评分客观公正

6.2

答辩组织

答辩委员会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有权威性,答辩教师60%以上为高级职称

6.3

答辩准备

答辩工作实施细则内容详细,事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答辩动员,从心理上、技术上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各答辩小组有条件较好的固定场所,有能够满足课题或学生需要的多媒体投影或挂图设备,布置得当

 

 

 

 

 

 

 

 

Ⅰ级

指标

Ⅱ 级 指 标

备注

6.

成绩

评定

6.4

答辩实施

答辩程序科学合理,并严格履行答辩程序;答辩教师能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深度、有效果;各答辩小组能实事求是地填写各项记录

根据

学科

专业

特点

和具

体实

际情

况可

进行

适当

调整

6.5

成绩评定

评分标准掌握严格,评分办法科学,能体现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意见,成绩评定客观,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种项目的填写、签字齐全

6.6

学生评价

学生的答辩次序、答辩题目、答辩时间、答辩成绩公开,答辩工作得到学生的肯定

7.

总结

7.1

总结与自我

评价

认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质量分析,工作总结全面、认真、及时

7.2

材料存档

毕业论文(设计)的档案材料齐全,包括论文样本、开题报告、任务书、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语、答辩记录和成绩等;存档及时,档案规范

第十一章   

第二十二条  本标准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依据本规定,各系部可制定细则。

 

  

 

 

 

3868银河总站质量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